日前,我市出席了教育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全国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这次会上,作为全国唯一发言的地市级城市,石家庄市“创新机制增活力,统筹发展促均衡”的典型做法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
我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动城乡间教育要素均衡配置,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全部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实现了全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
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1年起,在经济条件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我市实施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在乡镇政府驻地或较大的中心村新改扩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在县城或周边新建寄宿制初中,集中转移安置山区学生就读,同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保障难以转移的低学段儿童就近在教学点就读,这一举措极大地优化了山区学校的布局。
为保证山区孩子的生活条件,市委、市政府积极完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在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累计安排山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资金1.05亿元,惠及学生10.5万人。
我市还健全了山区学生升学保障机制,畅通小升初、中考、高考三条升学通道,确保山区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门。六年来,9189名山区初中毕业生全部接受高中阶段教育;2017年,1326名山区学生高考升学率达到100%,本科上线1015人。市区优质学校还与山区学校“一对一”结对,开展管理、课程、教研等全方位精准帮扶,助力山区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1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82所,转移安置深山区学生6.78万名,引导1.5万名家长走出深山、创业致富,直接惠及贫困人口21.6万人,实现了山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双赢”,形成了教育扶贫的“石家庄模式”。
扩容增量
保障教育资源供给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城市新建小区层出不穷。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新建小区均有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出现有规划不建设的情况,直接导致新建小区居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解决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刚性不够、教育设施用地得不到有效保护、城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用地面积标准偏低、居民住宅小区配件教育设施不到位等问题。2015年,我市颁布实施了《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也是我市首部教育地方法规。
《法规》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各类教育设施布局,建立健全了居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建、移交机制。实施三年来,全市新增教育用地6135亩,主城区居民住宅小区移交配建初中、小学23所,新增学位27150个,有效缓解了区域入学压力和城镇“大班额”问题。
我市还积极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市新改扩建中学13所、小学196所,新增学位11883个。同时以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为契机,加快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累计投入“全面改薄”项目资金20.83亿元,改、扩建学校885所。
双轮驱动
扩充优质资源规模
为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在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优质带动薄弱,促进共同提升”的改革路径,每个学区由优质学校牵头,学区内同学段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逐步实现“九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策略、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评价机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在主城区组建试点学区33个,参与学校94所。通过学区带动,一批薄弱学校生源逐渐回流,回流学生2000余人。
我市还积极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通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的形式,共组建兼并重组、协作型、混合型、引进式合作、特色联盟等类型教育集团54个,参与学校176所,一大批基础相对薄弱的组团学校迅速成长,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优质学校,城区“择校热”问题得以缓解。
惠民工程
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为有效解决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按照“公办小学全覆盖、申请学生全纳入”原则,我市在主城区全面开展了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
我市规定实施免费托管服务对象为:放学后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单亲等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小学生。实施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学校正常放学后延长2小时。
免费托管实行以来,切实解决了许多家庭孩子下午放学的安全问题。很多学校从艺术、体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丰富托管内容,为孩子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第三课堂。
截至目前,全市210所公办小学共计托管学生8.5万名,占在校生人数的40.57%,累计受益学生达30万人次。
除此以外,我市还建立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招生网络服务平台为支撑的随迁子女入学机制,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与本市户籍子女同等待遇,零门槛、无差别入学。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和“留守儿童之家”,发动教职工与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补培并重
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为确保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教师轮岗制度。采取人事关系调动的刚性交流和互派互援的柔性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每年校长、教师交流达2000多人。
我市还积极拓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针对农村教师招录难、人才留不住的突出问题,积极通过特岗教师录用等形式,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要。2017年,全市市级特岗教师计划荣获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特岗类优秀案例第一名。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奖励力度,对扎根乡村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乡村教师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实施“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实行按需设置项目的“菜单式”培训。近年来,年均投入培训经费超过1000万元,每年培训教师6万余人次、校长2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